医师携手助创无烟中国新局面—中国控烟形势与医师责任大会在京举行_控烟专栏_中国癌症基金会

控烟专栏

医师携手助创无烟中国新局面—中国控烟形势与医师责任大会在京举行

2008-08-18 13:14:00

 
\       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和中国控烟协会联合举办的“奥林匹克精神与控烟——中国控烟形势与医生责任”研 讨会2008年8月9日下午在奥运会中心花园举行。中国医师协会殷大奎会长、中华医学会钟南山会长和中国控烟协会曹荣桂会长出席了会议并讲话。卫生部陈竺 部长发表了录像讲话,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癌症基金会主席何鲁丽教授、卫生部妇社司秦耕副司长、健康教育处李新华处长、中国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 兼秘书长杨静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蔡忠军教授、副秘书长陆君、中国癌症基金会控烟与肺癌防治工作部主任支修益教授及首都各医学院校和各医院呼吸病领 域、心血管领域和肿瘤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120余人出席了这次奥运会期间的控烟论坛。
    “医务工作者、教师和政府官员是控烟工作中最关键的三类人群,而医务工作者应首当其冲。”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或健康合作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市朝阳医院院长 王辰 教授呼吁将戒烟服务纳入临床医生工作的重要内容:“烟草是给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的罪魁祸首之一,而医生则担负着保护人类健康权益的神圣职责,从这个角度来说,医生与烟草是不相容的,控制烟草使用应该是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国工程院院士暨北京呼吸研究所所长翁心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中 国 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中国控制吸烟协会会长曹荣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功焕等医学界知名人士和社会有识之士共同联合起来向广大医务工作者发出呼 吁,倡导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成为戒烟表率,更要成为控烟工作的主力军,从而切实推进中国的控烟事业。他们强调了在中国推进全民控烟的重要性,并鼓励医生在控 烟方面起到更积极的作用。
    医生是帮助吸烟者戒烟的最佳人选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2002年吸烟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烟民\3.5亿,占世界烟民的1/3,被动吸烟人群达5.4亿。目前我国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吸烟,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200万,这将对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的损失。加强我国的控烟工作的力度和效果已成为提高我国全民健康水平的重点之一。
    戒烟干预是控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40年来发达国家控烟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是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并动员他们参与戒烟运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功焕介绍说:“我国是男性医生吸烟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达57%。调查显示我国医生的总戒烟率仅为10.8 %,接近90%的 现吸烟医生没有戒烟意愿,对医生进行控烟方面的教育和工作非常必要。”除了应自身积极戒烟之外,医生更是帮助吸烟者戒烟的最佳人选。当吸烟者因病痛就医 时,一个能以身作则拒绝烟草的医生给患者提出的不要再吸烟的简单忠告,就可能完全改变患者以后的吸烟行为。研究显示,没有接受治疗的吸烟者每年戒烟的平均 比例约为2%,而医生简短的建议就会使戒烟率提高一倍,而且医生劝导戒烟的效果与医生劝导的程度或努力度成正比。因此,将戒烟服务纳入临床医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已迫在眉睫。
    为了推动中国的控烟工作,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或健康合作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与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医院控烟专业委员会之前共同颁布了《临床戒 烟指南》,以切实有效地指导各级各专业临床医生特别是全科医生、护士以及公共 卫生 医师在自己的临床或公共卫生实践中更好地帮助吸烟者戒除对烟草的依赖。《指南》不仅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和戒烟的益处,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戒烟 指导方法,更详实介绍了经临床研究证明, 有效帮助吸烟者戒烟的药物。仅靠意志力戒烟是比较困难的, 药物的帮助及医生的辅导可有效提高戒烟率一倍以上。
    携手共创绿色奥运,迈向无烟中国
    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对于推进我国控烟事业来说无益是个契机。我国是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FCTC)正式生效后第一个举办奥运会的国家,为履行FCTC,我国政府做出了实现“无烟奥运”的郑重承诺。全国各大城市相继出台了禁烟规定,设立或扩大禁烟场所范围,全面营造“绿色”环境。大会选择在以关爱精神,建立一个更加健康的世界的理念而著称的北京2008奥运全球赞助商强生公司的展示中心举行, 吸引了来自全球媒体的关注。
    钟南山院士表示:“无烟奥运是迈向无烟中国的契机,但真正迈向无烟中国,需要的不仅是奥运会期间区区17天的责任,而是长期的承诺和切实的行动。此次大会的召开和《临床戒烟指南》的颁布只是一个起步,我们希望由此可以更全面有效地推动中国的控烟运动。”

<< 上一篇:创建无烟工作场所,从今天开始...  ||  下一篇:2006年“吸烟与健康”报告 >>

协办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肿瘤医院 | 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 |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 |
版权所有 @ 中国癌症基金会 卫网核总第9号 京ICP备06049373号
All Rights Reserved by Cancer Foundation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