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年死于吸烟疾病人数百万 女生吸烟率上升_戒烟之窗_中国癌症基金会

戒烟之窗

中国每年死于吸烟疾病人数百万 女生吸烟率上升

2008-08-06 13:21:00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生效后举办的第一届奥运会,“无烟奥运”为我国公共场所禁烟带来了契机和动力。2008年5月 1日起,北京市中小学校、体育馆等10类公共场所全面禁止吸烟,为推动无烟奥运、无烟城市的进程迈出了关键一步。近日,2008-2009年度中国烟草控 制大众传播活动正式启动。
  每年死于吸烟疾病人数达百万
    我国现有吸烟人数超过3亿,约占全球吸烟者的1/3;遭受被动吸烟危害的人数达到5.4亿之众;而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约为100万,因吸“二手 烟”导致死亡的人数已超过10万。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控烟工作,积极支持并参与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谈判和制定。 2006年1月9日,《公约》在我国生效。2008年5月,随着各地陆续启动中央补助地方烟草控制项目,创建“无烟学校”、“无烟公共场所”等试点工作和 全国戒烟大赛活动也在全国组织开展。
  本次中国烟草控制大众传播活动是我国第一次 开展全国范围的关于烟草控制的媒体倡导与激励活动。活动将通过培训,提高媒体从业人员控烟知识水平和对烟草控制的关注程度,推动媒体积极参与中国控烟知识 传播,鼓励媒体推出更多、更好的控烟科普作品,有效地推动中国控烟履约工作。
  青少年吸烟呈低龄化趋势
  在近日公布的2008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中显示,目前,我国1.3亿青少年中,吸烟者约1500万,尝试吸烟者不下4000万人,而遭受二手烟危害的高达6500万人。青少年开始吸烟呈现低龄化趋势,并且女学生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均有上升趋势。
  报告还指出,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将烟草和运动、成功、独立、性感等相联系,美化了烟草形象,对青少年吸烟有极强的诱导作用。102个国家烟草广告和烟草消费趋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那些全面禁止烟草广告的国家,烟草消费呈急剧下降趋势。
  这份报告执笔人说,以烟草企业或企业集团冠名的间接烟草广告宣传效果非常明显,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对成年人影响的3倍。在花样翻新的烟草广告前,那些打着预防青少年吸烟旗号诱导青少年吸烟的行为尤其恶劣。比如宣传“吸烟是成年人的选择”,暗示吸烟是成熟的标志。
  影视作品中吸烟镜头不可忽视
  在一些影视作品中有吸烟镜头,特别是青少年偶像型人物的吸烟形象,对人群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行为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曾经对8部国产热播电视剧和10部电影进行过一项调查显示,平均每部电视剧中烟草镜头数为165个,烟草镜头的总时间为47分钟;10部热播电影中也有烟草镜头,平均每部电影中有26个烟草镜头,持续时间约为6分钟。
  大量的烟草镜头大大提高了青少年尝试吸烟的可能性,即便非吸烟的青少年,如果其崇拜的偶像吸烟,则他们对吸烟行为认同的可能性提高16倍之多。
  多项研究指明了这样的可怕前景:到2025年,因烟草所致疾病的死亡将达到高峰,每年约有200万人将死于与烟草有关的疾病,到本世纪中叶,累计死亡总数将达到一亿,其中一半人将在35岁至69岁之间死去。“吸烟有害健康”绝不是耸人听闻。
  吸烟的危害
  吸烟会导致很多疾病,例如:肺癌、心脏病、中风及肺部疾病。在所有经常吸烟者中,约有一半人最终因吸烟而死亡,其中一半人在35岁至69岁的中年去世。
  被动吸烟会增加非吸烟者患肺癌、心脏病、中风和哮喘等疾病的几率。
  戒烟的好处
  戒烟可以省很多钱,可以除去身上的烟味,使手术后的伤口容易愈合,可以免除烟蒂引起的火灾,减少咳嗽、感冒的发生,减少皱纹的出现,恢复性欲及性功能,还可以减少意外灾害的发生……戒烟最重要的益处在于找回健康。
  戒烟的收益是逐渐体现出来的
  一般停止吸烟6小时后,心率会下降,血压也会轻微降低。
  12小时后,尼古丁将被排出体外。
  24小时后,一氧化碳将从肺部排出,使呼吸功能得到改善。此时也许会有咳嗽,因为通过咳嗽可以清除堵塞在气管和肺部的堵塞物。
  2天之后,尼古丁所致的不良适应就会消失。
  2个月左右,手部和脚部的血液循环就会增加。
  戒烟1年之后,患心脏病的危险性会显著降低。
  戒烟10年后,患肺癌的危险性显著降低。
  另外,吸烟者戒烟后,可以成为儿女的好榜样。摆脱烟瘾的控制,找回自由与尊严,除去身上的烟臭。

<< 上一篇:2009年世界无烟日主题:图形警示揭示烟害...  ||  下一篇:2007年版中国临床戒烟指南 >>

协办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肿瘤医院 | 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 |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 |
版权所有 @ 中国癌症基金会 卫网核总第9号 京ICP备06049373号
All Rights Reserved by Cancer Foundation of China